一、产品介绍 本公司研究开发的新产品—0.5%氟铃脲杀白蚁饵剂监控系统,其饵剂主要成分——氟铃脲,是一种几丁质合成抑制剂。其主要原理是抑制白蚁蜕皮,从而造成白蚁死亡。在防治散白蚁和家白蚁上,效果非常显著,因此本产品在房屋建筑白蚁防治工程中使用,具有明显的推广优势。通过该系统的诱集装置(饵站)和饵剂(灭治白蚁的药剂)的相互配合,按照规定的操作和管理方法,以“监测—投放饵剂—消灭—再监测”的循环方式,实现控制白蚁族群的一种白蚁防治技术。
氟铃脲饵剂地上型
氟铃脲饵剂地下型
二、特点 0.5%饵剂杀白蚁饵剂监控系统它使诱杀技术简单化、程序化、标准化,降低了劳动强度,提高了工作效率,实现了诱杀技术从白蚁灭治到白蚁预防的过渡。 三、理化性质 1、外观:白色纸卷 2、化学名称:N-[3,5-二氯-4-(1,1,2,2-四氟乙氧基)苯基氨基羰基]-2,6 -二氟苯甲酰胺 3、分子式:C16H8CL2F6N2O3 4、结构式: 5、相对分子量:461.1 6、组成:制剂的有效成分氟铃脲0.5%,其他99.5%为纤维纸 7、毒性:低毒 四、使用方法及步骤
0.5%氟铃脲饵剂地下型
1.在建筑物周围(距墙基30-50厘米)间距3米左右钻孔,安装监控装置,对其逐一进行编号,并在安装图纸上标明相应位置。 2、定期检查,确保监控系统保持良好状态 A.饵料是否变质、发霉,若有变质,则要及时更换; B.是否有人为破坏、天敌入侵等问题,如这些问题反复出现,则应考虑更换安装位置。 3、投饵步骤 A.在投饵前观察判断,确定投饵时间:一般当饵料被取食,监控装置内的工蚁有40头以上时,即可投饵,如数量不足,应减少干扰并作标记,在下次检查时再作判断是否投饵; B.去掉饵剂的包装,加适量清水或糖水(10%),使其湿润; C.拔除饵料,将饵料上的白蚁小心快速地转移到饵剂的管中,将盖子旋紧。 4、投饵后的检查 A.记录并标记下已投饵的监控装置; B.当饵剂被消耗掉60-70%时应及时更换(可根据白蚁取食速度而定)。 5、检查次数和时间 A.预防性监测点:每3个月检查一次; B.发现白蚁活动后(或投饵后):乳白蚁每两周检查一次 散白蚁每月检查一次 第2年开始,每两个月检查一次 C.白蚁消灭后开始使用饵料进行监测。
0.5%氟铃脲杀白蚁饵剂地上型
1. 安装部位的选择 选择地上型饵剂监控系统的安装部位原则是:安装部位必须有白蚁活动的踪迹,或有白蚁的活动,白蚁可以从该部位进入饵剂监控系统内。白蚁灭治的效果通常决定于安装的位置。适宜于安装地上型饵剂监控系统的部位包括: a、白蚁的取食点; b、地面、墙面有白蚁爬出的裂缝处; c、新鲜的蚁路上或蚁路开始的地方; d、内部仍有白蚁活动的分飞孔。但有时在分飞孔上安装地上型通常不起作用,其原因在于,分飞孔周围聚集的主要是长翅蚁,该白蚁品级不主动取食。 e、白蚁“不小心”蛀破的地方等。 *首选的安装位置是白蚁取食点和新鲜的蚁路上。 2. 监控系统的安装 首先,用柔软的纸或抹布将安装部位表面的灰尘等异物清除掉,然后将饵剂监控系统轻轻的覆盖在安装部位并利用螺丝钉、双面胶、密封胶等固定。 在新鲜蚁路上安装地上型饵剂监控系统时,需要在饵剂监控系统的底部创造一个小孔,使蚁路通过或进入饵剂监控系统。若要再添加饵料,最好在前一个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饵剂监控系统,并使两个饵剂监控系统相通,这种处理方式对原来饵剂监控系统内的白蚁干扰较小。 饵剂需要用水(纯净水、烧开后冷却的水,或糖水5%-10%,现用现配。)进行湿润,一般标准是“湿而不滴”,以防饵剂发霉。 地上型饵剂监控系统安装后,在底部与安装表面之间留有缝隙的地方都需用胶带、密封胶进行密封,保持较好的密封性,维持湿度。